1. 前期策划与拍摄准备(高科技与人文情怀并重版)
故事核心主线: 一位AI工程师利用公司Garage活动机会,运用最新AI技术为远在丽江的舅舅客栈重建项目制作实体设计模型,展现科技如何跨越距离为传统建筑注入新活力。
情感驱动力:
- 外甥对舅舅事业的关心与支持
-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融合
- 远程协作的温暖与高效
- AI工程师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
技术展示重点:
- DALL-E提示词工程的专业性
- TRELLIS 2.5D转3D的神奇过程
- 3D打印从数字到实体的完整流程
- 微软Garage创新氛围的真实记录
拍摄设备与环境准备:
主要拍摄设备:
- 主机位:iPhone 15 Pro Max(4K 60fps拍摄)
- 辅助机位:MacBook Pro内置摄像头(屏幕操作录制)
- 微距镜头:用于3D打印细节特写
- 稳定器:DJI OM 6(确保操作过程稳定拍摄)
- 补光设备:便携LED灯板(确保屏幕反光清晰可见)
微软Garage环境布置:
- 清理3D打印工作台,确保背景整洁专业
- 准备"Microsoft Garage"标识,增强场景可信度
- 设置笔记本电脑最佳角度,屏幕内容清晰可见
- 准备白色背景布,用于最终成品展示拍摄
- 测试3D打印机状态,确保打印过程顺利进行
道具与材料准备:
- 准备多个3D打印成品(包括带支撑和无支撑版本)
- 设计简洁的UI演示界面截图
- 准备与舅舅视频通话的手机(提前沟通好时间)
- 制作"丽江客栈设计方案"文件夹标签
- 准备简易的技术流程图卡片作为过渡元素
屏幕录制技术准备:
- 安装QuickTime Player用于高质量屏幕录制
- 准备好DALL-E生成过程的逐步截图
- 设置TRELLIS转换过程的关键帧预览
- 准备STL转换工具界面的演示截图
- 调整屏幕分辨率和字体大小,确保手机观看清晰
声音采集优化:
- 使用领夹式麦克风,确保解说清晰
- 在安静环境中录制旁白,避免3D打印机噪音干扰
- 准备舒缓的背景音乐,匹配技术与人文的双重调性
- 为3D打印机工作声音准备合适的音量平衡
2. 分镜头剧本详细规划(120-150秒,科技人文双线并进)
视频主题:《AI工程师的远程设计魔法:9小时打印一座纳西客栈》 **总时长:**120-150秒 **叙事风格:**专业技术展示为主线,温暖家庭情感为辅线,展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
完整分镜表:
镜头编号 | 时长 | 画面内容 | 拍摄要点 | 对话/旁白 | 视觉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A-1 | 0:00-0:08 | 微软办公室,Polly坐在电脑前,手机显示舅舅发来的客栈现状照片 | 45度侧拍,捕捉专注神情和手机屏幕 | Polly画外音:"舅舅的丽江客栈重建需要设计方案,但他在丽江,我在北京... 不过今天公司有Garage 3D打印活动,我有个想法" | 添加简洁的地理位置标识:北京↔丽江 |
A-2 | 0:08-0:15 | 特写DALL-E界面,Polly正在输入复杂的英文提示词 | 屏幕录制+手部特写 | Polly配音:"想要AI生成完美的纳西族客栈设计,提示词是关键。三坊一照壁、东巴符号、木构架..." | 叠加提示词关键信息:"Traditional Naxi Architecture" |
B-1 | 0:15-0:25 | DALL-E生成过程,从空白到逐渐出现精美客栈设计图 | 屏幕录制,捕捉生成的神奇过程 | Polly惊喜反应:"哇!这就是AI的魔力,它理解了纳西族建筑的精髓" 旁白:"但这只是2.5D图像,要做实体模型,我们需要转换成3D" | 添加简洁标签:"DALL-E生成中..." 到 "完成✓" |
B-2 | 0:25-0:35 | 上传图片到TRELLIS,展示2.5D转3D的界面操作 | 分屏显示:操作界面+Polly专注的神情 | Polly解说:"TRELLIS是微软的开源项目,专门将2D图像转换为3D模型。这个过程需要AI分析图像的深度信息..." | 显示简洁进度条和"TRELLIS转换中"状态 |
C-1 | 0:35-0:45 | TRELLIS转换过程视频,展示从平面到立体的神奇变化 | 屏幕录制,重点展示3D模型旋转效果 | Polly兴奋:"看!从平面图变成了立体模型,院落、屋顶、围墙都有了空间感" 旁白:"接下来需要转换成3D打印机可以识别的STL格式" | 添加"3D模型生成成功"标签 |
C-2 | 0:45-0:55 | 使用glb2stl在线工具转换文件格式,调整打印参数 | 屏幕操作+手部特写 | Polly边操作边说:"调整尺寸、设置支撑结构,每个参数都影响最终打印效果" 旁白:"一切准备就绪,开始9小时的打印旅程" | 显示"STL转换完成,准备打印"状态 |
D-1 | 0:55-1:05 | 3D打印机开始工作,延时摄影展示打印过程 | 固定机位延时拍摄,配合特写镜头 | Polly旁白:"3D打印就像魔法,一层层堆积,数字世界的创意变成现实中的物品" 配合音效:打印机工作的节奏声 | 添加时间流逝效果和打印进度百分比 |
D-2 | 1:05-1:15 | Polly耐心等待,期间查看手机与舅舅的聊天记录 | 温暖自然光,展现等待中的期待 | 舅舅消息(语音转文字):"设计图看起来不错,但我还是想看看立体的感觉" Polly微笑:"马上就有惊喜了" | 显示手机聊天界面,温馨的叔侄对话 |
E-1 | 1:15-1:25 | 打印完成,Polly小心翼翼移除支撑材料 | 手部特写,展现精细操作 | Polly专注操作:"这是最关键的步骤,要小心不能损坏精细结构" 旁白:"去除支撑后,纳西客栈的真实模样终于呈现" | 添加"后期处理中"标签 |
E-2 | 1:25-1:35 | 完整成品展示,多角度特写3D打印的客栈模型 | 白色背景,专业产品拍摄角度 | Polly满意:"院落布局、屋顶线条、甚至小细节都完美还原了" 旁白:"从AI生成到实体模型,科技让远程设计成为可能" | 添加简洁标签标注建筑特色元素 |
F-1 | 1:35-1:45 | Polly与舅舅视频通话,展示3D模型 | 分屏显示:手持模型的Polly+视频中惊喜的舅舅 | 舅舅惊喜:"这太神奇了!比图纸清楚多了,我能看清每个房间的布局" Polly开心:"这就是AI和3D打印的魅力,距离不再是问题" | 温暖的视频通话界面,增强情感连接 |
F-2 | 1:45-1:50 | 收尾:Polly在微软Garage环境中收拾设备,手里拿着客栈模型 | 温暖收尾镜头,展现满足感 | Polly总结:"技术不是冰冷的,它能承载温暖的情感,跨越距离传递关爱。下次室内设计,我们再来一次!" | 显示"未完待续..."和微软Garage标识 |
3. 技术展示与情感故事的平衡处理
专业技术展示要点:
DALL-E提示词工程专业化展示:
- 特写复杂英文提示词的输入过程,展现AI工程师的专业素养
- 简洁标注关键词汇:"Traditional Naxi、Three-section courtyard、Dongba symbols"
- 展示多次调整提示词的过程,强调精确度的重要性
- 为关键术语添加中文翻译标签,帮助观众理解
TRELLIS技术可视化:
- 创建简洁的技术流程图:"2.5D图像 → 深度分析 → 3D网格 → GLB模型"
- 在转换过程中添加简洁的技术说明标签
- 展示前后对比:平面设计图 vs 可旋转3D模型
- 为TRELLIS技术添加"Microsoft开源项目"标识
3D打印过程专业化记录:
- 设计简洁的打印参数界面展示
- 添加延时摄影进度指示器:"已完成 3/9 小时"
- 展示支撑结构的作用和去除过程
- 为最终成品添加技术规格标签:"打印时间:9小时,材料:PLA,精度:0.2mm"
情感故事线深化:
叔侄情深的真实展现:
- 捕捉Polly看到舅舅发来照片时的关切表情
- 记录等待打印过程中查看与舅舅聊天记录的温馨时刻
- 展示视频通话时双方的惊喜和满足
- 强调这不仅是技术展示,更是一份跨越距离的关爱
远程协作的温暖呈现:
- 通过简洁的地理标识强调北京-丽江的距离
- 展示技术如何消除地理障碍,实现有效沟通
- 记录舅舅从疑惑到惊喜的情感变化过程
- 突出现代科技在传统家庭关系中的积极作用
传统文化的科技传承:
- 在展示AI生成图像时特别标注纳西族建筑特色
- 强调科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作用
- 展现年轻一代如何用新技术支持传统文化传承
- 平衡展示:既不过度吹捧技术,也不忽视文化价值
4. 专业级后期处理方案
视觉风格统一化:
科技感与人文感的色调平衡:
- 技术操作场景:使用稍微偏冷的色调,突出专业感和科技感
- 情感交流场景:使用温暖色调,增强人文关怀氛围
- 成品展示场景:使用中性平衡色调,突出产品质感
- 整体保持统一的饱和度,避免色彩跳跃过大
屏幕录制内容优化:
- 统一调整所有屏幕录制片段的亮度和对比度
- 为关键操作步骤添加轻微的高光效果,引导观众注意力
- 在复杂界面上添加简洁的指示箭头或高亮框
- 确保文字内容在手机屏幕上清晰可读
技术信息的可视化设计:
创建专业的技术标签系统:
┌─── AI技术栈 ───┐
│ DALL-E: 图像生成 │
│ TRELLIS: 3D转换 │
│ STL: 打印格式 │
│ 用时: 9小时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设计简洁的进度指示器:
- 为DALL-E生成过程设计加载动画
- 为TRELLIS转换添加百分比进度条
- 为3D打印过程设计时间倒计时
- 统一所有进度元素的视觉风格
情感高潮的视觉强化:
- 在舅舅看到3D模型时添加轻微的光晕效果
- 为最终成品展示添加细腻的景深效果
- 在技术突破时刻(如转换成功)添加简洁的粒子效果
- 保持效果的克制性,避免过度渲染
声音设计的专业化处理:
背景音乐选择与分层:
- 开场和技术展示部分:选用现代感强的电子音乐,体现科技感
- 等待和思考部分:使用舒缓的轻音乐,营造耐心等待的氛围
- 情感交流部分:选用温暖的轻音乐,增强人文情怀
- 收尾部分:使用积极向上的混合音乐,体现成就感
音效的精细化添加:
- 为键盘敲击添加清脆的打字音效
- 为3D打印机工作添加节奏感强的机械音效
- 为软件操作添加适当的点击和确认音效
- 为成品展示添加轻柔的"展示"音效
人声处理的专业化:
- 对旁白进行专业的降噪和音色优化
- 调整舅舅的语音音量,确保与整体音频平衡
- 为重要的技术解释部分稍微降低背景音乐音量
- 保持整个视频的音频动态范围适中
二、高级拍摄技巧与表现手法
1. 技术操作的专业化拍摄
屏幕操作的可视化优化:
多角度屏幕录制:
- 正面录制:清晰展示界面操作和内容变化
- 侧面录制:捕捉操作者的专注神情和手部动作
- 俯拍录制:展示整个工作环境和设备布局
- 特写录制:突出关键操作步骤和重要细节
界面内容的观众友好化:
- 提前准备好演示用的提示词,确保输入流畅
- 调整屏幕分辨率和字体大小,适配手机观看
- 为英文界面准备中文标签,帮助观众理解
- 预先测试所有软件操作,确保演示顺利
技术细节的艺术化呈现:
- 使用微距镜头特写3D打印的层层堆积过程
- 捕捉支撑材料剥离时的精细操作
- 展示最终成品的质感和细节
- 记录从数字到实体的神奇转换瞬间
2. 情感故事的自然化记录
真实互动的捕捉技巧:
与舅舅视频通话的最佳拍摄:
- 提前与舅舅沟通,确保通话时间和网络质量
- 准备好展示角度,确保3D模型在镜头中清晰可见
- 捕捉舅舅看到模型时的自然反应
- 记录双方对话中的真实情感流露
等待过程的情感化处理:
- 展示Polly在等待过程中的各种活动(查看手机、整理桌面等)
- 捕捉对成果的期待和略显紧张的神情
- 记录3D打印机工作时的环境氛围
- 展现耐心等待背后的关爱动机
成就感的自然表达:
- 记录看到打印成功时的第一反应
- 捕捉仔细检查模型细节时的专注神情
- 展示与舅舅分享成果时的喜悦
- 表现对技术成功应用的满足感
3. 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展现
技术专业性的保持:
- 确保所有技术术语使用准确
- 展示真实的操作过程,不夸大技术效果
- 保持对技术局限性的诚实态度
- 体现AI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
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:
- 强调技术服务于人的根本理念
- 展现家庭关系中的温暖与支持
- 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
- 表达对远程协作可能性的乐观态度
三、抖音发布与互动策略
1. 标题优化方案(突出技术与情感双重价值)
主标题候选:
- 【AI工程师的暖心操作】9小时3D打印,为舅舅的丽江客栈"预览"新家
- 【DALL-E+3D打印】在北京为丽江舅舅做客栈模型,科技让爱跨越距离
- 【微软Garage实录】用AI和3D打印帮舅舅设计客栈,传统与科技完美融合
副标题设计:
- 突出技术亮点:"DALL-E生成→TRELLIS转换→3D打印,完整技术链路首次揭秘"
- 强调情感价值:"最温暖的远程协作,最前沿的技术应用"
- 体现实用价值:"学会这套流程,你也能为家人朋友提供专业设计服务"
2. 封面设计策略(技术感与温情并重)
主视觉设计方案:
方案A:技术突出型
- 主体:精美的3D打印客栈模型特写
- 背景:微软Garage的专业环境
- 文字:「AI+3D打印」「9小时造一座客栈」
- 情感元素:右下角小图显示视频通话画面
方案B:情感驱动型
- 主体:Polly与舅舅视频通话的分屏画面
- 道具:手中的3D模型作为连接元素
- 文字:「北京→丽江」「科技传递温暖」
- 技术元素:背景淡化显示技术流程图
方案C:过程展示型
- 主体:从DALL-E界面到3D模型的四格变化过程
- 布局:左右分屏,展示前后对比
- 文字:「2D→3D→实体」「AI魔法全记录」
- 人物元素:角落显示Polly操作的小图
3. 互动策略设计(技术科普与情感共鸣并重)
知识型互动引导:
技术科普互动:
- "你知道DALL-E生成一张图需要多长时间吗?评论区说说你的猜测"
- "TRELLIS是微软开源项目,还有哪些开源AI工具你想了解?"
- "3D打印9小时值得吗?来说说你觉得最值得等待的东西"
实用技能分享:
- "想学AI提示词工程?评论'教程'我分享详细攻略"
- "家里有需要设计的项目吗?评论描述我来生成设计图"
- "谁想要这个客栈3D模型的STL文件?评论区告诉我"
情感共鸣互动:
家庭温暖话题:
- "你用过什么技术帮助过家人?分享你的暖心科技时刻"
- "距离最远的一次帮助家人是什么情况?"
- "如果让你为家人3D打印一样东西,你会选择什么?"
传统与现代融合:
- "你觉得AI能帮助传统文化传承吗?说说你的想法"
- "纳西族建筑有哪些特色?来展示你的知识储备"
- "科技与传统的最佳结合是什么?期待你的观点"
4. 专业社区建设策略
技术交流社区:
AI工具使用交流:
- 创建"AI设计工具分享群",定期分享最新工具和技巧
- 发起"每周AI挑战",鼓励粉丝用AI解决实际问题
- 建立"3D打印互助联盟",连接有打印需求和设备的用户
- 组织"提示词工程师培训营",系统教授AI使用技巧
项目协作平台:
- 建立"远程设计服务"协作网络,连接设计师和需求方
- 创建"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"项目,集体收集和保存传统建筑
- 发起"AI+传统文化"创新大赛,鼓励技术文化融合
- 组织"家庭科技应用分享会",交流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
知识分享体系:
技术教程系列:
- 制作"DALL-E从入门到精通"系列教程
- 分享"3D打印新手避坑指南"
- 创建"开源AI工具合集"定期更新
- 提供"远程协作最佳实践"经验分享
文化传承内容:
- 发起"传统建筑AI复原"系列项目
- 制作"古建筑知识+现代技术"科普内容
- 创建"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"案例库
- 组织"传统工艺现代传承"讨论活动
四、内容系列化与品牌建设
1. "AI工程师的温暖科技"系列规划
系列主题规划:
期数 | 主题焦点 | 技术亮点 | 情感核心 | 预期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---|
EP01 | 《3D打印客栈模型》 | DALL-E+TRELLIS+3D打印 | 叔侄情深的远程帮助 | 建立科技与温情的品牌基调 |
EP02 | 《AI帮妈妈设计花园》 | Midjourney+园林设计AI | 母子关系中的贴心关怀 | 扩展AI应用场景认知 |
EP03 | 《为奶奶制作AI相册》 | 人像修复+视频生成 | 祖孙情深的记忆保存 | 展示AI在情感记录中的价值 |
EP04 | 《AI助力爸爸创业》 | ChatGPT+商业分析工具 | 父子关系中的事业支持 | 体现AI在商业场景的实用性 |
EP05 | 《用AI连接异地恋》 | 语音克隆+虚拟形象 | 情侣关系的科技维系 | 拓展年轻观众群体 |
品牌价值观建立:
- 科技服务于人,而不是替代人
- 技术的最高价值在于传递温暖和关爱
- 专业能力应该用来帮助身边的人
- 传统文化需要现代技术的保护和传承
2. 技术科普与人文关怀的内容矩阵
技术科普维度:
AI工具实用教程:
《DALL-E提示词进阶指南》
- 基础语法和关键词选择
- 不同风格和场景的提示词模板
- 常见问题和优化技巧
- 实际案例分析和练习
《开源AI工具发现之旅》
- TRELLIS、Blender等开源工具介绍
- 工具链搭建和最佳实践
- 社区资源和学习路径
- 实际项目应用案例
《3D打印从入门到精通》
- 设备选择和参数调优
- 常见问题排除和质量优化
- 后期处理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
- 创意项目分享和灵感启发
人文关怀维度:
传统文化保护:
**《AI复原古建筑》**系列
- 利用AI技术修复历史建筑图像
- 3D重建失传的古建筑结构
- 创建数字化古建筑博物馆
- 与文物保护专家合作解读
**《家族记忆数字化》**项目
- 老照片修复和色彩还原
- 家族历史的AI辅助整理
- 口述历史的智能转录和分析
- 数字化家谱的制作和保存
远程协作创新:
- **《跨地域项目协作》**案例
- 远程设计协作的最佳实践
- 跨时区团队管理经验
- 数字化工具在协作中的应用
- 文化差异在技术协作中的处理
3. 观众成长与社区价值创造
观众技能提升路径:
初级观众(技术小白):
- 通过简单易懂的操作演示激发兴趣
- 提供"一键使用"的工具和模板
- 建立基础概念认知和安全意识
- 鼓励尝试简单的技术应用项目
中级观众(有一定基础):
- 分享进阶技巧和优化方法
- 提供复杂项目的分步教程
- 介绍更多专业工具和资源
- 组织实际项目的协作实践
高级观众(技术专家):
- 探讨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
- 分享深度技术分析和评测
- 邀请参与开源项目贡献
- 建立技术专家交流圈子
社区价值创造机制:
知识共创:
- 鼓励观众分享自己的技术应用案例
- 建立"观众投稿"定期评选机制
- 创建"问题征集+专家解答"互动形式
- 组织"技术挑战赛"促进学习交流
互助网络:
- 建立"技能交换"平台,观众互相帮助
- 创建"项目合作"机会,促进实际协作
- 组织线下"技术沙龙"和"项目展示会"
- 建立"导师制",经验丰富者帮助新手
社会价值:
- 发起"科技助老"公益项目,用技术帮助老年人
- 组织"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"志愿活动
- 推动"AI+教育"在偏远地区的应用
- 创建"青少年科技启蒙"公益课程
五、数据监测与内容优化策略
1. 核心指标体系(科技与人文双轨监测)
技术内容效果指标:
指标类型 | 具体指标 | 目标值 | 优化方向 |
---|---|---|---|
技术理解度 | 技术步骤完播率 | >75% | 简化技术解释,增加视觉化演示 |
实用性认知 | 工具咨询评论数 | >20条/视频 | 增加工具使用教程和下载链接 |
专业权威性 | 技术专家点赞数 | >50个/视频 | 邀请行业专家评论和转发 |
学习转化率 | 教程请求数量 | >100条/视频 | 制作系统化教程内容 |
人文情感效果指标:
指标类型 | 具体指标 | 目标值 | 优化方向 |
---|---|---|---|
情感共鸣度 | 暖心评论比例 | >30% | 强化情感故事线和真实互动 |
家庭话题讨论 | 相关话题参与数 | >500条UGC | 设计更多家庭科技应用话题 |
文化价值认同 | 传统文化相关讨论 | >200条/视频 | 深入挖掘文化保护价值 |
社会责任感 | 公益项目参与度 | >50人/月 | 组织更多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|
2. A/B测试优化计划
内容比例测试:
技术与情感比例优化:
- A版本:70%技术展示 + 30%情感故事
- B版本:50%技术展示 + 50%情感故事
- C版本:30%技术展示 + 70%情感故事
- 评估指标:不同观众群体的留存率和互动质量
技术难度深度测试:
- 简化版:只展示操作结果,不深入解释原理
- 标准版:展示操作过程,简要解释原理
- 深度版:详细解释技术原理和注意事项
- 评估指标:专业观众vs普通观众的反馈差异
情感表达方式测试:
- 内敛版:通过细节展现情感,较少直接表达
- 直接版:明确表达情感动机和感受
- 互动版:通过与家人的真实互动展现情感
- 评估指标:情感共鸣度和真实性认知
3. 持续优化机制
内容质量提升循环:
技术准确性保障:
- 建立技术专家审核机制,确保内容准确性
- 定期更新技术内容,跟上最新发展
- 收集观众技术问题,针对性制作解答内容
- 与开源项目维护者建立联系,获取一手信息
情感故事深化:
- 记录更多与家人朋友的真实互动
- 收集观众的暖心科技故事,进行二次创作
- 跟踪长期项目的进展,制作系列更新内容
- 邀请家人参与内容创作,增强真实性
社区反馈整合:
- 每周整理观众建议和问题
- 定期发布"观众问答"专题内容
- 优化观众最关心的技术应用场景
- 根据社区需求调整内容方向和重点
跨平台内容协同:
- 将抖音内容扩展到B站、小红书等平台
- 针对不同平台特点调整内容形式
- 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输出
- 实现跨平台用户互动和社区建设
总结
这份抖音视频剧本以3D打印客栈设计博文为基础,创造了一个既有技术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内容框架。通过精心设计的分镜头脚本、专业的拍摄指导和全面的运营策略,这个剧本能够:
- 技术价值:完整展示DALL-E→TRELLIS→3D打印的技术链路,为观众提供实用的AI应用知识
- 情感价值:通过叔侄情深的真实故事,展现科技如何传递温暖和关爱
- 文化价值:体现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用
- 社会价值:建立"科技服务于人"的正向价值观,促进技术的人文化应用
这个剧本不仅仅是一个视频制作指南,更是一个可持续的内容品牌建设方案,能够帮助建立独特的"温暖科技"个人品牌,在抖音平台上创造既有影响力又有意义的内容生态。